
英国经贸概况及其管理
英国是世界上第五大经济体,在欧盟内系第二经济强国,英国经济发展程度高,市场体系成熟。英政府为国民提供较好的社会福利,国民生活水平较高。伦敦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近几年来英国经济克服了世界经济衰退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保持了稳增长、低物价、高就业、福利改善的运行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7%,物价低于2%,失业率一直在5%左右,远低于欧盟国家,实现了过去200年英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个最长的经济持续增长期,成为唯一未陷入经济衰退的西方大国。
英国政府的主要经济政策是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保证经济增长并创造工作机会。主要经济调控手段包括利率机制,国有企事业单位私有化,放松金融管制、电信监管和运输支持,劳动法改革等。英国政府的经济战略是维持宏观经济稳定,适应生产力的要求,提高国民就业机会,建设公正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保护环境。
英国一贯倡导自由贸易政策,崇尚公平竞争,反对贸易保护及农业补贴等。自1973年加入欧盟后,英国执行欧盟统一的贸易政策、关税、出口管制、农业政策等。但英一直坚持主权、财税和货币政策上一定的独立性,为此英至今未加入欧元区和申根协定。
2005年英国GDP收入1.2247万亿英镑,增长1.9%,人均GDP为20,338英镑。英国政府预期2006年GDP增长2.09%, 2007年增长2.44%。英国政府目前使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衡量通货膨胀率,2006年7月CPI指数是2.4%;包含房地产价格的“旧”零售物价指数(RPI)是3.3%。英国总人口6021.8万人,2006年6月,英就业人数2894万人,就业率74.6%,非就业人数168万人,失业率5.5%。2005年度政府支出5259亿英镑,相当于GDP42.8%。政府赤字437亿英镑,占GDP3.6%。2006年5月底,英政府净外汇储备208.44亿美元,英格兰银行净外汇储备0.52亿美元。2006年8月3日起英国银行利率是4.75%。2006年一季度英国家庭储蓄率是6.0%。2005年英国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3120.27亿英镑,进口3596.76亿英镑,逆差为476.49亿英镑。
英国经济管理部门
英国经济管理部门主要是财政部(HMT)、贸工部(DTI)、英格兰银行(BOE)、国际发展部(DFID)、外交部(FCO)、环境、食品及农村事务部(DEFRA)。财政部全面负责制定和执行政府财政经济政策框架、税收政策、债务控制、国家财政预算、投资、政府开支、政府服务、国际金融关系。英宏观经济目标是建立强有力的经济和维持经济稳定增长并超过主要竞争对手,全面增加就业机会,通过补恤金创造公平社会。贸工部全面负责管理工业和贸易、投资、科技、国际贸易政策和促进出口政策等,负责能源、工程、标准、专利、知识产权、欧盟经济事务、竞争 、兼并、消费保护、业务支持、有关的科学技术、教育培训、就业和地区经济发展事务等,其目标是通过增强竞争力和提高科技水平,不断提升英国的生产率及其现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协调贸易投资总署在出口、引资方面的职能。英格兰银行是英国的中央银行,它的主要职责是促进和维护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的稳定性。国际发展部主要职能是促进发展,管理对外援助,降低全球贫困,英国外援包括国际发展援助、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和军事援助等内容。外交部的主要职能是执行英国总体对外关系发展战略及政策,保护英国及其公民的海外权益,针对公民海外旅行提出相关建议,促进海外贸易投资,增进国际文化交流,派遣商务外交人员,协同其它有关部门负责国外部分的出口促进工作。环境、食品及农村事务部负责农业、渔业、牧业、林业、兽医、农药、食品的政策、环境保护、农村事务、卫生与加工标准和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等。